第一批的莫德納今天下午將隨著華航班機抵達台灣。
這陣子許多人為了疫苗的事情非常擔心,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我想特別跟所有的朋友說,我相信政府會在最快的時間之內,讓你我都可以有疫苗可打;陸續會有更大量的疫苗抵達。
除了購買疫苗,我們應該把工作的因應重點放在提升台灣快速、大量接種的能力,提前做好「空間」與「人力」兩方面的規畫,避免混亂、提升效率。
■ 開放空間:過去一年,國際間嘗試各種大量施打疫苗的方式。日本職棒無償出借巨蛋球場,作為接種場地;美國在大型商場、足球場、停車場、藥局施打;在法國,暫停營業的巴黎迪士尼樂園成為接種站。我們的原則應該是利用閒置的空間,廣設接種地點;非必要時,避免增加醫院、診所的負擔與人流。
■ 廣招人力:我們也需要更多受過基本訓練的人來協助施打。有些國家納入消防員、EMT 救護員、軍醫的人力。最近,衛福部召集「疫苗注射護理隊」、台北市也招募退休的醫療志工;政府(從總統到中央與衛福部)應依權限放寬相關的法規限制,讓社會的大量人力可以在各地協助接種,紓解醫護人員的壓力。
無論是採購或者國產疫苗,儘快提高接種率都是最終目標。在大量疫苗開始供應之前,中央與地方要協力做好完整的規畫:在都會區、鄉鎮及原鄉部落,確認替代接種場所,改善流程,在各地讓接種與行政人員演練內、外場的配合;並且,訂出每天施打的目標量。
「防疫如同作戰」,而作戰需要計畫、後勤、人力,以及社會的動員。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,希望我們可以互相打氣、解決問題,而不要互相攻擊。我們一起往前看,為這場戰役做好準備。